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3年第19期
编号:13151559
中药材的硫磺熏蒸养护方法——摒弃还是传承(3)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第19期
     硫磺熏蒸养护方法作为一种化学熏蒸法在炮制的历史沿革中历史悠久[52],也确实在药材的储藏和保管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更加先进仪器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硫磺熏蒸炮制机制、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被清楚地阐释,如Li等[53]用UPLC-PDA-Q-TOF/MS对不同来源的白芍和赤芍进行指纹图谱分析,最终确定在硫熏白芍中产生了6个新化合物,且这6个新化合物均为磺酸化反应的产物,属于单萜苷类结构类型,说明硫磺熏蒸后白芍中的单萜苷类化合物转化成了单萜苷磺酸化衍生物。这些实验结果不禁使人们产生怀疑,硫磺熏蒸养护方法到底是应摒弃还是传承?

    不可否认硫磺熏蒸养护方法作为一种加工储藏方法,确实在方法层面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它或多或少地引入了一些有害元素,甚至会改变部分药材的药性,增加毒副作用。但笔者认为就目前现状,对于一些药材品种(特别是一些难以干燥的根茎类药材),除了采用硫磺熏蒸工艺外,还找不到其他可以替代的办法。此外,硫磺熏蒸药材的毒性有时候是由于商家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过度熏蒸导致,如果规范硫磺熏蒸工艺,控制硫化程度,也许可以降低药材的毒性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57 字符